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近日印发的《2021年全国地质勘查通报》显示,2021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资金173.81亿元,同比增长7.5%,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增长1.0%,自2013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。
《通报》显示,从2021年地质勘查资金来源结构看,中央财政42.06亿元,占总量的24.2%,同比减少9.1%;地方财政76.44亿元,占总量的44%,同比增长19.7%;社会资金55.31亿元,占总量的31.8%,同比增长7.4%。从地质勘查资金投向结构看,矿产勘查85.85亿元,占总量的49.4%;基础地质调查13.32亿元,占7.7%;水文地质、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45.91亿元,占26.4%;地质科技与综合研究25.58亿元,占14.6%;地质资料服务与信息化3.15亿元,占1.8%。
2021年矿产勘查投入主要投向煤炭、金、铀、铜、铅锌,这些矿种占矿产勘查总投入的51.2%。矿产勘查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分别是内蒙古、新疆、黑龙江、贵州、陕西。2021年矿产勘查实施项目3419项次,同比增加1.5%,完成钻探工作量637万米,同比增长20.6%。
2021全国新发现矿产地95处。其中,大型38处、中型34处、小型23处。截至2021年底,全国有效期内非油气探矿权共计9426个,较2020年末减少1.4%;登记勘查面积10.66万平方千米,较2020年末减少6.3%。
基础地质调查方面,2021年完成1∶5万区域地质调查3.9万平方千米,完成1∶5万重力测量0.2万平方千米,1∶25万区域重力测量5.2万平方千米,航空物探8.5万测线千米。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中完成1∶5万地球化学调查2.8万平方千米,1∶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2.1万平方千米,1∶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1.8万平方千米。圈定清洁土壤面积1.2亿亩,圈定富硒(锌)土地913万亩,有力支撑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和土地资源管理。1∶5万矿产地质调查圈定物探化探异常901处,圈定矿致物探化探异常32处。
《通报》还显示,截至2021年底,全国地勘单位在职人员42.83万人,同比增长5.6%,2021年全国地勘单位实现总收入4047.24亿元,同比增长22.6%。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行业发展呈现“三增一减”的变化特征:地勘队伍规模、收入和人均工资稳步增长,地勘行业地勘专用仪器设备净值减少。